網頁

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

淚流為哪樁

西洋聖樂,總是引領人的心靈,暫時飛向真善美的天堂。童秩的歌聲,總是讓人有返璞歸真的嚮往,尤其是未經雕琢的原住民自然的原音,真能催化各種情感,迅速的萌芽、快速的開花。
前些天,隔壁部落(行政區接攘,直線距離9公里,公路距離60公里,互相探訪要跨過六龜及甲仙兩個區)的勤和教會。在牧師帶領下,30位青少年浩浩蕩蕩的探訪本教會,之所以用「浩浩蕩蕩」,乃是因為本部落平時大大小小加起來,也只有50~60位的族人繼續守護著家鄉。所以部落一下子增加五成的人口,還真讓人不習慣的,感覺有擁擠的壓迫感。
一到教會,讓人感覺到有一股強龍硬壓地頭蛇的氣氛(人氣的氣)。想一想,教會在一週中最大的聚會就是主日(星期日)聚會,本教會也只有25人左有參加。一下子增加2倍強,除聖誕節及母親節以外,絕無僅有的現象。
禮拜中,勤和教會的青少年團契獻讚美詩歌,我坐在前排聆聽他們未經掩飾的真誠且認真的歌聲,聽著聽著,身體竟然不自主的顫抖起來,接下來便是眼淚奪眶而出,基於要維護「男兒有淚不輕彈」這個論點,只好馬上把手撐在額頭上,以手掌擋住讓大男人蒙羞的淚眼,並假裝以低頭聆聽之狀態,企圖粉飾守不住眼淚大軍突圍的敗戰慘狀。
內心的感動,源自於心靈上的渴望。回想八八水災的惡意到訪,讓南沙魯和勤和兩部落都承受不住而遭受毀村之災、部落分裂、人口急速凋零,這大概是一種同病相憐,有互相取暖的悸動吧!又看著同是天涯淪落人的一群,遠道為我教會獻上真誠的祝福。試問?誰能撫平得住內心的澎湃、心靈的翻湧。
堅持返鄉重建的族人,費了很大的力量、使盡了多少的淚水才得以如願歸鄉重建。相伴在回家的路途上的族人,寥寥可數、所剩無幾。面對人數不多、部落人口急速凋零的狀況,淒涼之感偶而還會偷襲整個心頭。看著教會椅子坐滿八成的今天,內心深處的聲音:「哇!好久沒有這樣了」。似乎滯留山下的親友的熟悉面孔,忽隱忽現的,讓我的思緒又被迫的拉回到往日時光……。畢竟,回憶消逝的從前,總是會讓人感傷的。或許因為如此,淚才會迫不及待的想要逃離傷心的寓所吧。索性繼續維持著「沉思」的姿勢,被右手掌遮住的臉龐上,並半閉著雙眼(全閉的話,會迫使眼淚回歸大地的),慢慢享受著上天的恩澤(原住民天籟之音)及天使的祝福(純潔少年少女唱出來的聖詩)。
靜靜享受著,突然!一個無以名狀的「陌生」大軍,大舉攻佔我的整個思維。……我這裡不是Bunun的部落嗎?怎麼聽不到享譽國際的Bunun音樂及歌謠?這裡不是打著「南部布農族中會」的名號嗎?怎麼都聽不到Bunun的聲音?我稍微把遮臉的右手移高,從手掌下緣看看這群熱心認真的小孩子,內心百感交集……。這時,經過耳邊各種聲音,都不得其門而進入我的心靈,到頭來換來的是毫無意義的雜音。
淚還是繼續往雙眼雙眼集結,但是心境已從甜蜜與享受,切換到落寞與淒涼。盈滿雙眼而滴出來的淚,不知道是感動使然還是哀愁催促,不過在淚水擁擠的雙眼,一些被擠往喉頭的淚滴,……是苦澀的。

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

上帝的孩子


35年前的山村小部落,茅草屋裡誕生了一個新生命。但是,伴隨著這個男嬰的不是歡樂,而是哀愁。帶給父母的不是喜悅,而是煎熬。因為他—生來唇顎裂,,對布農族來說,是不正常的嬰兒,要處死。
接生婆一接出這個孩子,嚇了一跳,驚叫一聲,安慰完母親後,充充離開了,並在出門口時,頓了頓腳,以示震掉穢氣。父親驚慌的跑來看,也嚇傻了。因為傳統上,要馬上悶死他。但是,他是自己的骨肉ㄟ,下不了手,何況又是期盼已久的男孩。只好帶著雜亂的心情,去邀請家族長老,期能分攤內心的罪惡感。
母親也認知到這個小孩子是保不住了,但也要有一般孩子的待遇吧!勉強動身擦拭嬰兒的身體,順便喊了在煮開水的大女兒Abus,請Abus為小嬰兒洗身。深覺有異的Abus小心翼翼的幫弟弟洗身體。
家族長老圍著男嬰,一致判決一定要悶死小生命,但是誰也無法擔任最重要的動作—劊子手。最後決議,讓父親親自動手,並囑咐要盡快處理掉,免得牽累大家。跟本無視在旁的嬰兒母親,她只有無奈的流淚。
天未亮,父親當著母親哀傷的臉孔,紅腫著眼,兩方默默相對,這時還能說什麼,命運啊~~!在沉悶肅殺之氣的房間裡,父親把孩子裝在背籃,趁著黑夜,背著小生命離開家,孩子也似乎了解自己的狀況,接受命運的安排,安靜的讓父親帶向不可知的前途。
父親背著孩子,漫無目的的走,只知道離家愈遠愈好的深山,其實父親這時也如行屍走肉般,不!心想,如何處死自己的骨肉,會比較不痛苦。就這樣一個父親背著裝有小嬰兒的籃子的影子,在黑暗的荒野中,如鬼魅般的遊走,小生命也在苟延殘喘中把握,努力的呼吸。黑暗總會過去,光明即將到來,此時父親內心出現一個聲音:「不可殺人」,對!聖經不是有這一句話嗎?況且我也信了耶穌好幾年,難道信心不足?忘了遵守嗎。傳統上--要殺死他;信仰上--不可殺人。「殺死他!不可殺人!」這兩句就在腦海裡翻湧。「殺死他」是傳統的是實體存在的聲音;「不可殺人」是信仰上飄渺的聲音,他就如此受著煎熬,啃食他這時脆弱的心靈。黎明的第一到曙光化作閃光的乍現,剛好伴隨著不可殺人的內心聲音,直刺此時神經敏感脆弱的他,之後還伴隨著一種聲音:「你不是信耶穌嗎?怎麼要做這種傻事」。
次子Tahai早起,要去看弟弟,只見眼腫臉癟呆滯的母親,跟他說,家只有你一個孩子,要好好聽話。我們有七個小孩啊!女生不算;我有哥哥弟弟啊,哥哥殘疾不算,弟弟不健全....嗚...也沒了。Tahai心思還納悶著。被綁在屋外的狗,突然叫了,伴隨的是只有沉重的腳步聲,此時的母親「哇~」的一聲,歇斯底里般,眼淚如堰塞湖潰堤般的宣洩,嚇壞了不明就裡的Tahai,急著跑去向剛回來的還在屋外的父親求救,父親一走到門口,小嬰兒「嗯哇~」的哭了起來,母親聽到這個聲音,更是掏豪大哭,以為是孩子的靈魂來道別。直到看到丈夫把小孩從背籃裡抱出來。此時更是毫無保留的宣洩幾天來,內心的整個鬱悶,但這時已是喜悅的哭聲。
「小孩肚子餓了,給他喝奶吧!上帝救了他」。
之後Anuu的兔唇縫補手術、顎裂的填補手術都很順利,講話也算清楚的。沒幾年,本村及隔壁村也生出唇顎裂的孩子,向父親請益後,生命都得以延續。
35年了,該是時候了,被上帝救的孩子,就做上帝的事吧。

訪視四

(上接訪視三)

悄悄的來、悄悄的走,如黑影鬼魅般掠過。
有的只是......
路人甲來...路人乙走


本土語言訪視工程,已邁入第五年,每個學校都巡完了,(有的學校2次以上,有的校長主任甚至3次,因為訪視完後調校,新學校又排到接受訪視)。大家看到訪視人員,也無什大驚小怪了而依然故我。

訪視三

(上接訪視二)

年復一年的訪視,大家大概也麻木了,這樣對大家都好,省掉不必要的面具。
訪視依然進行著,但是物換星移,感受也如波浪,隨環境而起伏。也增加些許變化的心境。

他們來
他們吃
他們拿
他們走

隔天
太陽依然從東方升起

訪視二

(上接訪視一)

......訪視依然進行著。有一天,課督突然跟我說,打亥,你說的(蟲蟲危機)講的不夠完整,應該還要加一句「他們拿」,所以最完整的說法,應該是

他們來
他們吃
他們拿
他們走


大家聽了,都不自主的大聲的笑了(我們竟然比霸道的蝗蟲還霸道)。天啊!

訪視 一

他們來
他們吃
他們走

因工作關係,4年前,指導員夥伴經常與課程督學們,去訪視縣內各學校的本土語言發展狀況。
有一次,訪視的正式與非正式行程結束後,大夥又要巡視校園,經過該校辦公室,看到老師們都在辦公室安靜的處理公務,因為出奇的靜而有點兒低氣壓壟罩的感覺,讓我覺得他們快喘不過氣來。走在長廊,瞥見牆角一列忙著工作的螞蟻。腦海突然浮現卡通影片「蟲蟲危機」的畫面與對話。
蝗蟲來了,要吃馬以提供的貢品。安靜肅殺的氣氛,螞蟻們屏氣凝神,怕有差錯。此時的長老開始口中念念有詞:「他們來 他們吃 他們走‧‧‧」如此重複數遍。如此的螢幕畫面,好像就是現在這所學校的情景,於是督促大夥們趕快離開。
甫離校門,不知道是我的心理因素使然,還是學校老師的集體的內心聲音,感應到我的心智,耳膜好像聽一陣歡⋯⋯

緣逢異鄉


10月1日,支援台南縣政府的原住民朗讀評審,走進評審休息室前,一位女童軍親切的問候與清楚的指引。定睛一看,咦?同胞?便有人不親土親的感覺,問其來歷,出乎期望的回答,竟然不是台灣原住民,便對其身世感到好奇,燃起我一股追根究底的想法。
父親老家台東閩南籍,剛好是我剛服務學校的隔壁(兩地隔條溪,且超過十公里),對此熟悉的地方更加讓我親切。母親為菲律賓巴丹島人。ㄧㄝˋ!找到了!巴丹島,難怪。巴丹島的居民與蘭嶼島的達悟族,被巴士海峽隔成一邊一國(菲律賓與台灣,照中國兩岸爭吵的邏輯,蘭嶼應該是菲律賓的)。話題便從我所知道的達悟族來敲開聊天的門,期能激起她血緣深處,南島民族種子的發芽。對於我表示要給她達悟族的族語教材,也不反對,反而有股躍躍欲試的態度。
剛開始對「原住民」一詞,沒多大反應,好像沒人跟他提起過一樣,這也不怪她,因為她本來就不是「台灣原住民」。除了靜止的外表有原住民的影子外,其談吐落落大方、應對如儀,沒有原住民小孩的羞澀;講話雖然還是小孩子氣,但是語氣四平八穩,聽不出「原味」,不過就是有一點兒外國口音。特徵得其同意,為其寫下這麼一頁。
人海茫茫,雖然船過水無痕,但是,行船激起的浪花波紋,總是會有些映入眼裡,傳入心底,迴旋激盪。這大概是所謂的緣吧!在自己人生的回憶錄上,可以記上這麼一筆。
在此祝福這位,無法成為法定同胞的同胞。學業順利。